2012年对 上海印刷报刊业而言,绝对算不上一个好年份。11月中旬,传统全国五大报之一的《法兰克福评论报》宣告破产,《金融时报》德国版宣告休刊。其他报纸的发行量也在不断下滑。即便是久负盛名的《南德意志报》也不得不推行大规模节约措施,力争渡过难关。地方性的报纸也同样勒紧裤带,艰难度日。有评论称,《法兰克福评论报》是德国第一家进入破产程式的全国性大报,但不会是最后一家。
《法兰克福评论报》一直是战后德国媒体业的一个重要声音。该报创刊于1945年8月1日,是西德民主新闻的创建者之一。1946年至1973年,该报的发行人和主编一直是格罗尔德,一位在纳粹时期受过迫害的的社会民主党人。在他的领导下,《法兰克福评论报》成为了一份左翼自由派的报纸,形成了其重批判性、知性的风格。它与《法兰克福汇报》、《南德意志报》、《世界报》和《日报》一起,组成了德国报业出版业的“甲级”联队。然而过去几年,《法兰克福评论报》平均每年亏损2,000万欧元。今年上半年,该报的订户数量和广告收入持续下降,营业额大幅缩水。
过去十年间,德国新闻界纸质媒体和网路媒体和谐共存,各有发展。然而,如今纸媒却遇到了十字路口。《法兰克福评论报》申请破产的举动并不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但消息传出,仍然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受到冲击的不仅是该报的近500名员工以及订户和零售商。对于一直在困境中寻找有效的商业运作模式的整个德国报业来说,这都是一个严峻的寒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