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作品改编的影视剧经典 上海画册印刷海报里反映的是文学与影视的“野合”,他的小说中暴力和性的元素非常饱满,比如说,他改编成电影的4部小说,无一例外都具有“野合”的元素,他与电影的这种微妙关系同样称得上是另一种形式的“野合”,而拥有作家、编剧双重身份的莫言对于影视改编文学作品的态度,恰恰也印证了对于这种野合的复杂情绪。
他的小说《红高粱》改编为电影后非常成功,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一直是电影导演最为热捧的作家。迄今为止,莫言有4部作品被改编为电影。其中,1987年,《红高粱》改编成电影,莫言因此拿到了800元的小说改编版权费,他兴奋得一晚上没睡着。25年过去了,莫言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他将从瑞典人手中拿到722万元奖金,由中篇小说《红高粱家族》改编的电影《红高粱》,曾获1988年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随后由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改编的《暖》,曾获第十六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麒麟奖,此外,还有根据《师傅越来越幽默》改编的《幸福时光》。
《红高粱》之后,他的小说改编成电影的数量不多,莫言本人也做过几次编剧,但基本上都以痛苦告终。看上去是这样,经过了《红高粱》这么一次彗星撞地球的爆炸后,莫言与影视界的缘分已经透支光了。
除了作家,莫言还曾经凭借另一种身份更早的获得国际上的认可——1988年,改编自莫言小说的张艺谋电影《红高粱》荣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其中那段令人记忆深刻的高粱地里男女野合段落,在当时的年代一度成为最热门话题。
很多读者,包括一些西方读者和批评家发现:莫言的小说里总是有一种女性至上的感觉,好像女人是包容一切、创造一切的,强大的女人在莫言作品改编的影视剧里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