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3日,2012北京国际包装印刷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新馆正式拉开帷幕。这个展会的开幕,也为人们探寻未来包装印刷的发展提供了启示。
一直以来,包装、画册印刷始终被大家当成是印刷发展的主力方向,是“东方不灭的太阳”。这其中的理论依据很多,在这里不在枚举。
2年前,首届包装博览会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当时展会的展出面积是北京国展4个馆。作为一个新的展会,人们对其认识不多,能够达到这样的展出面积,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当然,这与中国包装联合会的大力组织是分不开的,也与展会承办的展览公司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包装是个大产业,但是包装产业分散、不易组织,而且较之单纯的印刷,包装的加工属性更加明显。同时,包装的加工工艺种类繁多,不一而论,要想把所有的加工方式集中在一起进行展示,而且要让所有的参观者都满意、让所有的参展商都满意,这里面的难度的确太大。这些都使包装博览会这样的展会形式在组织上变得更加困难。
但是,在这些表面现象之下,必须看到的是包装行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如果刻意回避这个问题,显然是不可取的。在展会现场与一些参展的包装印刷企业交流,他们的普遍反映是现在的生意不好做。“包装的生意前年出现低谷,去年有所反弹,到了今年,又有一定的滑坡。”一位来自中山的包装印刷企业的负责人表示。他认为,现在广东地区的印刷、上海印刷公司受外向加工的影响很大,国外市场如果不能恢复,出口包装必然受到影响。同时,“‘限房令’也对包装印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为买房的少了,由房产拉动的装修、家电等的采购也少了,这些产品的包装也随之减少。虽然国家之前出台了拉动内需的政策,但是这种推动与相关政策打压造成的滑坡相比,有补偿但是无法全面覆盖。”
由贝得上海印刷厂公司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