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2012年
 > 2011年
 

凹版印刷磨砂工艺介绍

 

画册印刷网报道:俗话说:“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十多年前用网印实现磨砂工艺时,笔者就在想此工艺能否用凹印来实现。如今,凹印磨砂工艺已悄然兴起,且已广泛应用于包装印刷领域。本文,笔者就所了解的凹印磨砂工艺的一些知识略作总结,愿与业内同仁交流,以求共同进步。

水性磨砂工艺

水性磨砂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工艺,其所用的油墨有单组分和双组分之分。

1.单组分水性磨砂油墨的组成和磨砂效果的实现

单组分水性磨砂油墨是由水性磨砂粉(经过特殊处理的高分子聚酯丙烯)与水性连结料(水性树脂)调配而成的。水性磨砂粉的粒径一般选用15~60m,调整磨砂粉粒径大小可得到不同的磨砂效果。

单组分水性磨砂油墨磨砂效果的实现要依靠特殊的制版工艺,一般采用电子或激光雕刻凹版,网穴开口大小为100m以上,网穴深度为19~21m。

单组分水性磨砂工艺可在高速多机组凹印机上待其他颜色印完后,一次性连续印刷完成,亦可在单凹机上采取离线印刷方式完成。其干燥方式为热风干燥,无需增加或改造现有凹印设备。单组分水性磨砂油墨上机印刷的黏度应控制在18~20秒为宜(本文中黏度值均采用涂3#杯测量),因墨层较薄,故手感细腻、砂感相对较弱。例如,“红塔山(硬经典100)”烟包表面的拉丝状磨砂纹就采用了此工艺。

2.双组分水性磨砂油墨的组成和磨砂效果的实现

双组分水性磨砂油墨是由特殊的水性底油A组分和含有磨砂粉的水性面油B组分共同组成。A组分成膜后表面能(表面张力)较低,可与B组分产生一定的相斥作用,使B组分以小液滴的形式散布于A组分的墨膜表面,干燥后形成凹凸不平的表面,对光形成漫反射,肉眼看上去呈哑光效果,用手摸之有砂感,再加上B组分中含有一定量的磨砂粉,因此砂感更强,哑光效果更明显。

双组分水性磨砂油墨磨砂效果的实现需要两根凹版共同完成,前一根为普通水性光油版,后一根为特殊印版,网线为50~60线/厘米,网穴深度为19~21m。

此工艺要求在高速多机组凹印机上待其他颜色印完后,一次性连续印刷完成。其干燥方式为热风干燥,亦无需增加或改造现有凹印设备。双组分水性磨砂油墨上机印刷的黏度可控制在18~20秒,虽墨层较薄,但因有A组分和B组分的相互作用,故在水性磨砂粉含量及其粒径相同的情况下,其所呈现的磨砂效果手感和砂感均优于单组分水性磨砂油墨。

UV磨砂工艺

此工艺推出的时间比水性磨砂工艺略早,其印刷油墨亦有单组分和双组分之分。

来源:印刷公司

 
 
上海贝得印务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5036663号-1     关于贝得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