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贴标起翘
1、贴标起翘:与胶水粘性有关
如果标签胶水粘性不足,通常会导致贴标起翘。由于不干胶产品具有多样化的特性,这就带来不同不干胶产品与被贴物的匹配性问题,成为导致标签起翘的原因之一。这里要强调的是由匹配性引起的标签起翘问题都是可以避免的,材料厂家会在产品技术参数上注明不能与之匹配的被贴物。因此,印刷厂在选用不干胶材料的时候,一定要仔细阅读产品的技术参数,并且在给最终用户送样确认时,也一并附上产品的技术参数,避免客户误用而产生不必要的质量问题。
2、贴标起翘:与标签面材平整度有关
标签面材本身的平整度是否良好也可能会造成标签起翘。当标签在覆膜时,要注意覆膜张力不能过大,过大的张力会导致标签向上卷曲,贴标后必然会产生起翘。
3、贴标起翘:与标签设计有关
设计师在设计标签时应注意尽量避免首尾搭接,如果不可避免,那么应尽量避免采用冷覆膜的方式,且搭接的部位不要有印刷图案或过光油。
如果设计师在设计标签时不得不出现搭接贴标的,应考虑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如果一定要覆膜,那么标签覆膜后必须通过电晕处理,使薄膜的表面能达因值大于38,这样才能实现正常贴标;
2)印刷时应将搭接处留白,印刷面可以向搭接的位置做大1—2线,这样可以保证贴标后不露白;
3)对于需要上光的产品,可以将原来满版上光改为局部上光。与印刷同样道理,将需要搭贴处不上光;
4)注意UV油墨的固化程度,固化过度的墨层表面能量会降低,影响下一层油墨的结合度和胶水的粘合力。
4、贴标起翘:与被贴物材质属性有关
由于不同被贴物材质的表面能不同,即使同一种不干胶贴在不同的被贴物表面后,表现效果也不相同。
各种材质表面能的对比情况如下:不锈钢>玻璃>PET>PP>PE而同样材质的瓶体,也会因为加工工艺的不同致使其表面能不同,如硅化处理过的玻璃瓶、表面粗糙度不同的塑料瓶体等。因此,需要根据不同表面能的被贴物或瓶体,选用不同胶水的不干胶产品来匹配。
5、贴标起翘:与瓶体形状有关
为了实现理想的贴标效果,被贴物的贴标面展开后应该是一平面。如果贴标面展开后两方向都呈曲线(我们称为球型贴标面),是不能贴好标的因此,瓶体设计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异形形状,或在贴标时选择避开这些特殊位置。
还有一种情况是吹瓶厂处于降低生产成本的考虑,降低了瓶体克重,瓶身厚度变薄,灌装前后的瓶体变形量差异较大,导致出现贴标起翘的不良现象;也因为瓶身太薄,在贴标时担心瓶体受力变形,所以无法施加较大的贴标压力从而导致贴标起翘。
再有部分瓶体贴标后,在30~40℃热灌装时,瓶身部分凸起变形,冷却后瓶体回缩引起标签起翘。
6、贴标起翘:与被贴物表面状况有关
众所周知,被贴物表面出现状况会对贴标效果产生影响,具体情况如下。
1)被贴物表面越粗糙,越容易导致贴标起翘。
2)如果被贴物表面附着有油污、水滴、灰尘等污染物,就相当于胶水是黏贴在这些污染物上,而不是直接贴在被贴物表面,易出现起翘。
3)被贴物表面经过特殊工艺处理也容易导致贴标起翘。有些工艺过程有可能会影响贴到标效果,如小口径玻璃瓶在灌装药水过程中,因不允许药水挂壁,会对瓶体表面用加硅的水清洗,如果硅残留较多,标签贴标后会产生起翘的不良现象。
7、贴标起翘:与贴标前后的环境因素有关
贴标前后的环境、温度变化都会对贴好的标签产生影响,有可能造成贴标起翘。这里所指的贴标温度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标签的温度
◇被贴物的温度
◇贴标环境的温度
◇贴标后24小时内的储存温度
不干胶材料的技术参数上都明确标有最低贴标温度和使用温度范围。这两个温度数据意味着:
1)贴标前24小时标签必须存放在10℃以上的环境内,这款标签的胶水只有在10℃以上的环境内流动性才好,胶水只有在正常流动性情况下其胶水的粘性才能正常发挥。
2)在贴标时环境温度必须符合最低贴标温度,才能使贴上去的标签上的胶水有流动,发挥正常粘性。
3)被贴物的表面温度也必须在最低贴标温度以上,这样才能使本来具有流动性的胶水不会因贴到低温表面后流动性变差或停止流动,导致粘性下降。
4)贴标后存放的环境很重要。要保持胶水的流动性,让贴标后的胶水从初始粘性转换到最终粘性需要在最低贴标温度以上的环境内才能完成。
8、贴标起翘:与所采用的贴标工艺有关
某知名品牌冰激凌一开始采用的贴标工艺过程是:在流水线上对冰激凌塑料盒内灌注冰激凌(环境温度10℃)、自动装盖、自动贴标在盒盖和四周上、速冻成形(-15℃)、1—2小时后、大型冷库存储。结果导致速冻后大部分标签起翘,到大型冷库后标签纷纷脱落。
后来经过技术人员改进后的工艺过程是:将第二天需要灌注冰激凌的塑料盒提前贴好标签,第二天(贴标后24小时)再进行灌注、装盖、速冻成形,送到大型冷库储存,最终解决了标签起翘的问题。
9、贴标起翘:与所使用的贴标设备有关
针对不同的贴标表面和要求,应选择不同的抚标机构,常用的有海棉轮、皮带轮、抚标板等。贴标机应对标签施加适当的压力,以确保标签与被贴物完好贴合。
当贴标压力不足时,如使用软质的毛刷,或抚标板太软,或海棉轮、皮带轮与瓶体之间的间距太大等,标签都会由于贴标压力不够而起翘。如果抚标部老化,会影响到抚标压力,也可能产生贴标起翘的问题。
二、贴标起皱
1、贴标起皱:被贴物体本身有关
如果标签本身是平整的,在贴标后,或放置一段时间后出现起皱现象,都是由于贴标时或贴标之后的一些客观原因造成的。
如果瓶体表面不规则,自动贴标时有空隙的部分会被海绵轮滚压时形成局部起皱。这时的解决方案是改善瓶体形状。
被贴物的表面展开面应该是一个平面,当瓶体存在球型面时,标签就容易出现起皱现象。如果瓶体的球型面现象不严重,可以采用降低面材挺度的方式来改善标签起皱问题,比如使瓶体厚度更薄,或使材质更加柔软等;但如果球型面比较严重的话,那就只能通过修改模具来解决标签起皱问题。
对于塑料瓶或注塑件而言,贴标时间必须是在被贴物完全冷却定型以后,而冷却的时间,因环境温度不同而不同,夏季时间久一些,冬季时间则短一些。因此,夏季瓶体的变形度小一些,冬季的变形度则大一些。
另外,还有些瓶体厂会因客户要求,通过减薄瓶壁来节省成本。这样一方面会造成瓶体变形,另一方面也会因瓶体太软在贴标时受到抚标压力影响而变形,造成标签起皱,对此,瓶厂可以用增加加强筋的方法来解决标签起皱问题。
2、贴标起皱:与标签周围环境、温度有关
面材为纸张的不干胶产品,其主要成份是木质纤维,当环境湿度比较高时,纸张会吸收水份;当环境湿度比较低时,纸张会释放水份;因此,当纸张吸收水份后,CD方向上会产生膨胀,最后产生起皱的不良现象。
消除环境湿度的影响办法是:上UV防水光油,或者覆膜处理,或采用薄膜类不干胶材料避免出现吸水问题;对于成品标签,可以让标签在贴标前放置在潮湿的环境中,充分吸收水份后再进行贴标。
标签与被贴物材质的热膨胀系数不同,被贴物在经过高温再回到正常温度的过程中,被贴物的变形程度与标签材料不一致,也会产生起皱的不良现象。
消除环境温度的影响办法就是尽量选择热膨胀系数接近被贴物材质的不干胶来加工标签,如PE瓶尽量用PE面材的不干胶。
三、贴标气泡
1、贴标气泡:与贴标手法有关
绝大多数的气泡其实都是由于在贴标过程中标签与被贴物之间的空气没有完全排除,在胶水微观流动的过程中,空气分子聚集在一起形成的。
解决此类问题的办法就是使用各种手段在贴标过程中把空气排干净。
对于手工贴标,标签应从一边向另一边边贴标边抚标,绝不能先将标签贴好后再抚标,如果空气已经被封存在标签与被贴物之间,再抚标是无法实现排气的;对于面积较大的标签,可以选择挺度较高的面材减少气泡的产生。
对于机器贴标产生的气泡,首先要确认被贴物表面是否有内陷等不规则形状;另外还要确认抚标装置是否有足够的抚标压力。在常见的贴标气泡案例中,用毛刷抚标产生气泡是比较常见的。
2、贴标气泡:与被贴物属性有关
有些注塑塑料件在贴标后放置在高温环境中时,塑料件会释放出气体,形成气泡。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用对比的方式来验证,将标签同时用正确的方式分别贴在被贴物表面和钢板表面,再一同放入相同的高温测试条件下,贴在钢板表面的标签会没有问题,而贴在实际被贴物上的标签则有气泡,这说明实际的被贴物在高温下会释放气体,形成气泡。
3、贴标气泡:与标签材料有关
薄膜材料,尤其是PE,经过热烫金工艺后局部发生形变,贴标后形成气泡。
四、贴标断底纸
1、贴标断底纸:与打码力度和底纸本身有关
贴标断带一般可以根据断口的形状来判断出产生的问题原因。首先,当断口呈V字型时(如下图示),说明断裂源在底纸的中间。
两个原因可产生这样的断带现象:其一是在贴标前的打码力度太大,将底纸打出破口。这一点可以观察打码的位置与断口尖点位置,同时确认其他的打码位置是否存在打破底纸的情况。具体的解决方案就是减轻打码力度;另一个原因就是在底纸涂硅时在尖点位置存在点状无硅的现象,这个问题无法在后期贴标的过程中解决。
2.贴标断底纸:与模切深度有关
当断口的形状如下图所示时,说明断口是沿着模切刀痕方向,是模切过深造成的。因此,在后续的加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模切深度。对于已经加工好的标签,可以在底纸背面重新覆一层膜来解决断带问题。
3、贴标断底纸:与操作和机器磨损等有关
当断口如下图所示的形状时,其原因主要是标签的底纸边缘产生破口,再将底纸拉断。
底纸边缘产生破口的原因很多,在印刷厂及贴标厂都可能会发生。
在印刷厂方面,如果在分条时刀不够锋利,底纸的边缘就会产生破口。建议客户应经常检查分条刀的情况。
在印刷厂包装标签时,如果两盘标签之间没有任何保护,在运输过程中会因两盘之间磨擦而导致底纸间互相切割,从而产生破口。因此建议在两盘之间加一层硅油纸。
在最终用户方面也会因贴标机的保养不够产生断带问题,如剥标板会因长期工作与底纸的磨擦而产生缺口,这个缺口产生后使底纸边缘产生破口。建议经常检查剥标板,可以打磨以改善缺口的情况。贴标机的导柱上可能会因长期未清理而积累大量胶水并结块,底纸拉紧时会顶破底纸而产生破口。建议客户定期保养贴标机。
来源:上海印刷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