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2012年
 > 2011年
 

简析瓦楞纸板局部塌楞

 
从理性简析,印刷公司瓦楞原纸在单面瓦楞机轧制过程中,一旦经过轧瓦受力点(上下瓦楞辊齿啮合点),它就受到瓦楞辊运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和烘烤后散水分的气压作用,会使成型的瓦楞纸脱胎换骨离瓦楞辊表面,这时主要靠导爪将成型的瓦楞纸紧紧托住,使其紧附在下瓦楞辊的表面运转。
 
若导爪工作面圆弧半径与下瓦楞辊外径之间间隙过大或不一致(除涂胶处之处),则就不能起到应有导纸功能,瓦楞纸在径向就会处于自由状态,脱离瓦楞辊楞峰表面,产生楞形峰谷错位;运转中当下瓦楞辊与压力辊压紧时,错位了的瓦楞纸楞形受到下瓦楞辊楞峰的挤压,使得瓦楞纸已涂上胶水的楞峰不规则地与里(夹)纸粘合,形成单面瓦楞纸板局部塌楞。因此,在瓦辊正常的情况下,解决瓦楞纸板局部塌楞,关键是要做到导爪工作面与下瓦楞辊外径之间的间隙合理和一致性。
 
首先要测量或检查导爪工作面圆弧半径与下瓦楞辊外径是否配套。若导爪工作出现局部非常正常磨损量太多,则应立即调换导爪。当下瓦楞辊的楞型经过反复修磨后外径减少或下瓦楞辊的楞峰明显磨损使外径减少时,则根据下瓦楞辊外径减少量重新加工导爪工作面圆弧半径。
 
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导爪半径的配制:导爪工作面圆弧半径=下瓦楞辊实际外径÷2+(1.5~1.9)×瓦楞原纸厚度,其中E型楞取1.5、B型楞取1.6、C型楞取1.8、A型楞取1.9,为了便于楔入导向,导爪工作面上方10~20mm范围内的圆弧半径可另加0.2至0.4mm。其次是导爪安装的位置要合适,导爪工作面圆弧半径与下瓦楞辊外径的配合间隙要根据楞型不同控制在(1.5~1.9)×瓦楞原纸厚度,并要调整到上下间隙一致,导爪的平面要与下瓦楞辊轴线保持垂直。
 
再就是检查导爪两端位置是否合适,上下端能否顶住,并观察其承托瓦楞纸功能是否正常,若有误差应进行调整、磨削或重新制造。瓦楞辊、导爪工作面上有粘附物等,也会影响正常导纸,应及时清理。另需排除瓦楞间的不平行、温度不足、瓦楞原纸水分过高等因素。
正常情况下,单面瓦楞机轧制成型的瓦楞纸板,其楞高和每300mm长度内的楞数均应符合国家标准,楞形整齐完好。若以楞谷为坐标系的原点,楞形应左右对称,似交流电正弦波那样起伏流畅,楞高均等无损。然而,在生产实践中常遇到各种各样的楞形疵病,并影响瓦楞纸箱的产品质量。
 
有些疵病比较规则,易于分析,便于采用相应的改进措施。也有些较难以排除,陈迁俊同志等主编的《瓦楞纸箱制造及设备》书和有关包装技术资料中均有翔实的分析研究,本文不再重复涉及。但瓦楞纸板局部塌,排除起来难度较大,耗时较多。在此作一简析,意欲通过探讨交流,寻求最有效的排除途径。
 
文章由贝得上海印刷公司转载
 
 
上海贝得印务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5036663号-1     关于贝得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