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2012年
 > 2011年
 

色彩管理之印刷工作流程与过程控制

 
众所周知,色彩管理的目的是在设计印刷过程中运用软、硬件结合的方法,在生产系统中自动统一地调整和管理颜色,以保证在输入、显示和输出的整个过程中保持颜色的一致性,最终实现颜色的忠实再现(即所见即所得)。那么,怎么快速高效地实施色彩管理呢?笔者认为建立一个可测量的、可重复的过程控制体系,对印刷原材料、相关设备及环境进行规范的控制,对印刷生产过程中的数据流和信息流进行优化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物料的稳定性是获得高质量印刷品的前提,在日常生产的过程中,严格控制印版、显影液、润版液、纸张和油墨等印刷物料的稳定性意义重大,保证稳定的印刷物料是实施色彩管理的前提。原版的质量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晒版质量,要晒制出高质量的印版,首先必须具有高质量的原版作保证。显影液和润版液的配置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并且定期对其状态进行监管,监管内容见表1。纸张和油墨直接影响印刷质量,因此,对纸张和油墨稳定性的监管尤为重要,纸张和油墨分别按照ISO12647–2和ISO2846–1相关标准进行监管,见表2和表3。
 
稳定的印刷机器状态是获得高质量和稳定的印刷品的有力保证。印刷机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与保养,保证机器始终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以确保印刷的均匀性及重复性,从而保证印刷品的质量。
 
针对色彩管理,CTP制版机和印刷机的稳定性至关重要。CTP制版机可以通过输出印版的方法对其进行校准,分析并调整输出网点面积率,使其获得线性化的输出结果。印刷机可以借助GATF或G7的测试方法进行状态评价与校正,从而保证印刷机的稳定性。
 
文章由贝得上海印刷公司转载
 
 
上海贝得印务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5036663号-1     关于贝得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